德国小蠊俗称油婆子。它的生活史周期在6种蟑螂中最短,适应性最强,分布最广,在我国甚至全世界,都是重要的家栖卫生害虫。
1、辨认特征
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,体长10-15毫米,呈茶褐色,雌虫色略深,成虫和若虫前胸背板都有2条平行的黑褐色纵条。翅发达,雌虫的伸近腹端,雌虫的超过腹端。
若虫黑褐色,背部中央有一淡色带纹。
2、地理公布
德国小蠊遍布全世界以及我国各省(区)。它在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为优势种,也是其他地区医院、宾馆、饭店等和火车、船舶上的常见种。
3、生活史
雌雄虫通常接近同时成熟,在成虫期的第7-10天中交配。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,但雌虫只一次。雌虫在交配后2-3天就能产出卵鞘。卵鞘7-9毫米长,略中弯形,较其他种类的为细。
德国小蠊生活史的一般数据,包括雌虫一生产卵鞘数、卵鞘内卵数、卵期天数、若虫蜕皮次数、若虫期天数、成虫寿命及生活史周期。但是这些数据,可因环境条件而有较大变化,例如若虫期在不良条件下可长达125天。在6种常见蟑螂中,德国小蠊产卵鞘数最多,最多为8个,但每个卵期含卵数最多,平均35个。
影响生活史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和食物。例如在19℃,若虫期可长达147多天,而在31℃,只需41.7天。温度也影响卵的孵化率。